云南将迎两次强降温,第一波今晚到货!昆明气温将降14
2021年首个寒潮预警持续生效!
全国近九成国土都在“喊冷”!
今日6时,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
更是降至-19.5℃
迎来1966年以来最冷清晨
不少网友表示
开门就像开冰箱门
天上的太阳就像冰箱照明灯
出门的大家只有一个共同感受
——就是冻
区别只是身处冰箱哪一层!
@云南人 如果你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春风得意
新闻君提醒你!
冷空气已经发货,预计今晚到货!
云南省1月6日发布了今年的第一期
《重要气象信息专报》
预计未来几天(7~11日)
云南省将接连遭受两次冷空气袭击强降温
期间滇中、滇东地区的最低气温将低于0℃
此次冷空影响以降温为主
云南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称, 在未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,云南大部将连续降温。7—8日,滇中、滇东及滇南地区最高气温将下降6~10℃,局地最高气温下降12~16℃;10—11日,滇东北南部、滇东南、滇中、滇西南和滇西北东部最高气温将下降6~10℃,局地最高气温下降12~14℃,其中,滇中、滇东地区最低气温将小于0℃。
在这两次冷空气来袭期间,云南省昭通北部维持低温冰冻天气,最高温度-4~-2℃,最低温度-6~-4℃。经过两次降温,预计曲靖市10—11日最高温度1~3℃,最低温度小于-4℃;昆明市11日最高温度4℃,最低温度0℃。 不过好在两次降温期间水汽条件较差,冷空气影响以降温为主,大家不会感受到湿冷的“魔法攻击”。滇中、滇东北、滇东南会出现弱雨雪天气。降温将持续到1月12日后,滇中、滇东气温才会缓慢回升。
第一波冷空气今夜抵昆
云南东北地区一直处在冷空气边缘,阴冷天气已经是冬季的常态,加上这次冷空气的进一步打压,会更加阴冷。滇东北东部有小雪或雨夹雪,滇东北西部、滇东南、滇中东部局部有小雨。滇西南、滇中、滇东清晨局地有大雾,滇西北东部、滇中、滇东午后局地有大风。
小寒节气这天,昆明的最高气温近22℃,昨天的最高气温也保持在21℃左右。在冷空气来临前,大家感觉气温反而比平常要高一些。省气象局服务首席郭荣芬解释说,这是典型的“锋前增温”现象。冷空气从北向南压的时候,会将本来就不多的暖气团不断挤压,最终形成局部地区增温现象。从省气象台最新的天气预报来看,今天,昭通的最高气温将降至0℃左右,昭通和曲靖的最低气温都将跌至-4℃。
今夜,冷空气将会波及滇中及以东以南地区。明天白天,昆明主城区气温将明显下降。据昆明市气象局重要天气预报显示,受强冷空气影响, 预计1月8日至11日,昆明将出现一次明显降温天气,过程日最高气温将下降14-16℃,过程最强时段为10日-11日, 全市将出现雨夹雪或小雪。12日以后,冷空气影响结束,气温逐步回升。
云南省连发48条气象预警
截至1月7日下午15时,云南省共发布48条气象预警:昆明市、大理州、迪庆州、楚雄州多地发布大风预警,曲靖市、昭通市、文山州多地发布寒潮、道路结冰预警,迪庆州发布森林火险预警。
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云南3条道路部分路段封闭
据交通运输部消息:截至1月7日7时45分,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,山东、贵州、云南、甘肃境内21条高速、3条国道,共计26个路段道路封闭。云南省共 3条道路部分路段封闭,分别为:
S11宜毕高速昭通段
G213昭通段
G247昭通段
各州市天气预报
昆明
▼
大理
▼
红河
▼
曲靖
▼
保山
▼
文山
▼
玉溪
▼
楚雄
▼
普洱
▼
昭通
▼
临沧
▼
怒江
▼
迪庆
▼
丽江
▼
德宏
▼
版纳
▼
一年里最冷的时间来了
眼下是隆冬时节,尤其1月中下旬全国气温处于全年最低的阶段。可以说,我们现在经历的,正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。
从未来预测看, 后期还会有冷空气活动,强度达不到过去近期这两次全国型寒潮的程度,但部分地区的气温还有可能会持续偏低一段时间。
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,1月中旬后期开始,部分地区的气温会逐渐回暖到接近常年同期,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较大。
今年冬天如此寒冷的原因是…
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。宋连春表示,今年冬天比较冷的原因,主要是“一南一北”两大因素导致的。
第一就是北极海冰。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。“去年秋季,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。”他说,海冰少,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。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,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,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,海冰减少,极地涡旋就会减弱,冷空气会随之南下。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。
从监测情况看,这个冬天北极的极涡比较弱,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空一路南下入侵。
极地冷空气南下会有两个走向——欧亚或北美洲。目前来看,今冬北美洲气温并不低,冷空气偏向欧亚地区,包括我国在内的欧亚地区降温幅度很大。
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,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。
宋连春说,一般而言,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,全球暖冬概率较高;受拉尼娜事件影响,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。
(云南新闻网综合自云南气象、春城晚报、
中国天气网、央视新闻等)
0 条评论